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Property
May 8, 2024 01:50 AM
标题来自音乐剧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当时三月听到就觉得这首不管是旋律走向还是填词都特别青春毕业金曲,想着等我能毕业了一定用用这首。
这个月月初在旅游,月中回到学校,检查学分修读情况、拍毕业照、答辩、填毕业生登记表、论文归档、提交最后的形策作业,一周之内就把所有毕业需要的流程全部走完。虽然还没领证,但事实上已经是毕业生了。走过校园的时候,有时觉得很多热闹都与自己无关,有时看过因装修被遮挡的宣传板、砍去竹子桂花修建核酸亭留下的空地,又觉得往事历历,难以相忘。
四年大学生涯里,在校园和宿舍里度过的时间太长,因此一有机会就要出逃,逃到剧院、逃到下一个旅游目的地、逃到陌生的国家。因为太想逃跑放弃了很多升学和就业中原本顺水推舟的机会,虽然没有后悔的情绪,但看完剧拼车回学校的时候听学妹兴致勃勃地讲起她的课程,也会一瞬间惘然,想起我以前也曾经对这个感兴趣,也想要走这样的路,只是转眼之间,都成陈迹了。
幸好这一切都要走到结尾了,四年的最后交上一份薄薄的论文——内容浅薄,厚度不堪小觑,打印花了我将近30元。结果检查第一页就发现自己把”权力滥用“写成了”权利滥用“,遂灰头土脸重新去打印,又花掉30,真不知道我的论文竟然能这么值钱!
答辩当天紧张得坐立难安,中午点了一大份麻辣香锅,只吃了几口就吃不下了。结果下午到答辩教室,发现我们是书面答辩,氛围非常轻松,感觉自己真是杞人忧天。走出答辩教室,看到校园各处都是穿着学士服拍照的同学,一下就有了毕业的实感。这个时候再读起我的论文致谢,感觉非常应景:
转瞬之间人生就彻底易辙,站在路口也不愿再许愿,只是此时仍然有很好的春色,春花春草春云春山,合上电脑屏幕才能看得到,而我总有新日子要过。
写的时候是三月,如今由春入夏,四季流转,又是绿意浓浓的新一季。

看剧

(突然地)来到了看剧板块!这个月看得没那么多了,特别是音乐剧没有什么新东西,倒是月末看到不少好话剧,还因为看剧拼车认识了新朋友,在即将离开的大学之际在这个城市仍然有值得牵挂的所在,真是非常幸福。

音乐剧

陪你倒数tik tik boom

首先我要说的是,如果有一部剧,它的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主角是一个非常害怕过30岁生日的人,他最好的朋友叫Micheal,故事中包含广告公司、HIV阳性等元素,请问这个剧是?
虽然大部分剧情走向都毫无关系,但因为上述的这些元素,我在看ttb的时候时不时就会有端联想到queer as folk这个电视剧,加上剧有非常浓厚的自传色彩,很多长段的主角独白、翻译过来并不好笑还很尴尬的美式笑料以及中文版莫名其妙把原版一个半小时的剧情延长到了两个小时的处理,真的让人很难不走神。
感觉剧情要讲的东西就是第一首歌的歌名30/90,30岁将至的焦虑和压力、90年代美国社会整体的萧条和压抑,可惜中文版把这首翻译成了《三分之一》,一下损失掉一半社会背景的铺陈,剩下的一半又被演员本身演技不到位磨损掉。Jonathan因为有长段的独白和个人心理活动讲述,非常需要演员把个人气质收敛起来,但毛二自身的青春开朗真的一览无余,看上去比学生还要无忧无虑,你完全没法相信这是一个30岁痛苦迷茫的剧作家。唯独《一生的时间》弹唱很投入,让人能听到时间一点点流逝的声音,很动人。
散场后翻repo,说张志林曾经还想背着版权方把这个结尾改成Jonathan的音乐剧大卖的happy ending,感觉非常难受。不知道张志林在这个故事里体会到了什么,但作为一个赚得盆满钵满的、盛着时代的风一飞冲天的商人,硬要在这个充满了痛苦、失落、迷茫的故事里、在剧作家本人令人惋惜的人生里插入他得意洋洋的自我表达,真是……非常让人恶心。
还有最后说一句,没有现场乐队的摇滚音乐剧叫什么摇滚音乐剧!

近乎正常next to normal

书接上文,好久没有见到有现场乐队的音乐剧了,来看ntn进场后听到现场乐队调音真的非常幸福。 ntn真好啊,舞美和音乐的叙事能力真是太强大了,每一首歌在做到动机主题明确的同时都非常好听。另外看了repo才知道原来三层的架子分别对应Diana的大脑和现实的家,Gabe的出现位置对应了Diana病情的严重程度…… 当然这个剧情对我来说还是太科幻了。散场后发小饼干,从里面拆出来的歌词纸条是Diana的词:”人都需要搀扶,才不会轻易倒下“,怎讲,这个剧情给我的感受就是人无论何时都可以从社会系统和私人关系里获得支撑,而这对我来说很不可思议。特别是看到结尾处Diana离开家之后和父母同住,Dan去找了心理医生,Natalie有男友无条件的爱,即使这些支撑有时候并不有效,但它们的存在可以让人暂时倚靠,已经很珍贵了。

灯塔lightkeeper

看中文版的灯塔还是22年,虽然忘得差不多了但一直觉得灯塔无论是剧情立意还是编曲都非常薄,属于是最低价看一次都有点亏的剧。即使后来看了前传翻国王棋非常喜欢,感觉可以重看一次灯塔感受一下联动,转念一想又觉得中文版的灯塔不值得我看第二遍……因此感觉魅鲸推出这个英文版真是非常聪明,给了我一个重温灯塔的机会(借口)
看英文版感觉久违地被打动了,原来这讲的是自由啊——没错中文版我完全没看出来,可能是当时直接睡了。果然这个故事要用英文讲才合理。而且英文版的演员确实非常厉害,三个人的形象都非常鲜明。霍普就是一个天真机灵的小孤儿,他的自由是在放弃追随他人的背影、找到自己生命的主题时出现的。怀恩是跟中文版差异很大的一个形象,英文版少了很多体面,也因此他的自由要在离开这艘船之后才能找到。而对于老爹,故国故乡都回不去,自由在死亡的彼岸。最后一幕霍普站在灯塔上笑着唱歌,那一瞬间我真的也一起看到了玫瑰色的黎明。
话又说回来,这个剧本本身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我看来剧情还是太粗糙,而且很私人。能感受到虽然老爹、霍普和怀恩是三个年龄跨度很大、性格迥异的人,但他们说到底都是创作者本人…老爹这条线有一整部翻国王棋做背景会好一点,但怀恩和霍普就很难脱离表达的主题和创作者的自我独立存在。当然塔这个故事也不会给我敷衍或者不真诚的感觉,就只是……一个创作初期的作者就只能写到这个程度了。

话剧

真相&谎言

对看很有趣的两部剧,起初以为是相同的故事用两种方式讲述,看了才发现是除了主角名字和关系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然而结尾又可以互相映照。真相的结尾是为一切如常的生活编造更多的谎言,而谎言的结尾则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真相,拼起来是一个完整的镜面,我很喜欢!

长翅膀的杜若

和ntn同一天看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非常相似的处境之中,杜若需要靠自身的坚韧对抗来自时代、来自家庭无穷无尽的指责,舞台上看似是门的镜子和杜若深陷的房间构成一个活的坟墓,红皮的童话书是传承三代的诅咒,唯独在杜若跳舞的时候她是自由的,然而自由也是一种犯罪。
能让中老年女性的困境在舞台上被看到固然非常可贵,但这部剧最大的问题在于,男编剧只能指出困境但无法给出任何有效的答案,女人的一生并不是像他的比喻一样,是杜若、辛夷、芙蓉、秋菊,是枯荣有时的花,在看到真相之后她们或许走上别的路,但编剧已经无法想象之后的故事,于是只能仓促地结尾,让杜若在死亡中获得自由,在我看来这并不能让人满意。
还有就是,静安戏剧谷这些剧的观剧体验真不如中国音乐剧,现场太多不讲观剧礼仪的观众,盗摄的、聊天的、吃东西的,琳琅满目。我旁边的男的大半场都在玩手机,在很多悲伤的片段还轻笑出声,我的天哪共情能力差到这个地步要么就别进剧院了吧。

安·兰德

有很多没看懂但仍然能感觉到本子很好的剧,还有现场乐队,真的是看法语音乐剧不如看法语音乐剧场。安·兰德在透明的棺材里讲述自己的哲学,美元像十字架又像绞架,高高耸立上方。我最喜欢的一处设计是安兰德在讲述自己因为吸烟罹患肺癌时,整个玻璃棺材充满了白色的烟雾,她讲到她的死亡和火化,讲到无数受到她哲学影响的美国政客,他们的面孔是她的面具。然后她推开玻璃门,烟雾逐渐弥散在空中,她讲,我就是你们正在呼吸的空气。

任务旅游:海南

四月初清明假期和爸妈一起去了海南旅游。如果说一些献礼剧可以叫做任务剧,那么和爸妈一起旅游就是一款任务旅游,重点不是玩得多开心而是不要吵起来。多亏了我在宿舍做忍人的经验,加上我爸妈终于放弃了特种兵旅游的模式,这次清明过得还挺愉快。
虽然去过很多次海边,但第一次来到这样的海岛,在飞机上看到无边无际的海和起伏的山形,还是感觉非常奇妙,像是一瞬间穿越到动森的无人岛移居计划。落地后这种感觉更强烈,椰子树、鸡蛋花,路边跑过的野鹿,这些在之前只在虚拟世界里见过的景观,都在眼前真实地再现了。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其实在海南的几天都是阴天,很遗憾没有看到晴天的海,但至少阴天没那么炎热——在南方上学多年我依然很受不了这种空气里都能攥出来水的湿热,加上爸妈已经在我来之前完成了登山拜佛等一系列特种兵打卡活动,我只需要跟着游游泳、拍拍照,就算任务完成。大多数时候我都只是在海边坐着发呆,或者是在小吃摊大吃特吃,晚上海边有生平第一次体会到度假的快乐。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读《春雪》已经是两年前,但自从看过,每次看到海的时候都会想起本多在海边的一段遐想:
海就在这里完结了!如此广阔的大海,如此充满活力的大海,就在眼前完结了!不论从时间还是空间来说,没有比伫立在境界线上更加感到神秘的了。置身于大海和陆地如此壮大的分界线上,宛若站在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一瞬之间见证了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移转,此时的心境难道不是如此吗?本多和清显生活着的现代,也不外乎相当于一次潮涨潮退时的境界罢了。
每次想起这个”潮涨潮退时的境界“,望着无穷无尽奔涌而来又在沙滩上散成泡沫的海浪,都会感到温和的安慰。

看书

又只看完一本:黑塞的《德米安》。其实这本早在几年前我就读过,但我漏勺一样的大脑已经把主要情节忘得差不多了,加上这本最近要改成音乐剧,于是我在旅游途中又重新温习一遍。
看完至今已经过去一个月,其实我漏勺一样的大脑又忘得差不多了,唯一记得的还是德米安和辛克莱的少年之爱……特别是在二人的学生时代,辛克莱坐在德米安后座嗅他后颈散发的肥皂清香,浑然天成的纯净和亲密。也看过很多解读,说德米安是引导者、是辛克莱的另一面、是集体无意识,是不存在的人和存在的符号,但引书中辛克莱的话说:“我时常将这幅画和现实中的德米安比照。他们尽管相像,却绝不相同。但他仍是德米安。”我还是喜欢把德米安当作实在的人来读。
很快音乐剧版的德米安要开演了,其实关于这部剧我一直有一个疑惑,就是为何会有女卡司来演辛克莱和德米安。尽管按照二元性别的刻板印象归类是有问题的,但黑塞以及他的哲学实在是有很强烈的男性气质。从作品里反复出现荣格意义上的阿尼玛原型,到纳歌里不断塑造的肉体和精神的二元对立,黑塞试图描述的寻找自我之路、调和灵肉的艺术,仍然没有摆脱二元区分的框架,说到底德米安是一个男性实现自我的故事,我真的很难想象由女性来演绎这个过程,这完全不是女性自己的生命体验啊!剧还没演不好下定论,希望能看到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讨论(虽然目前好像除了我无人在意(。

春游

每年春天看到花草繁盛都想要春游,但大学的前三年春天要么是在备考要么就是被封锁,22年我们连风筝都买好了,依然无法成行。临近毕业前最后一个春天,虽然雨水多天气凉,也还是和花花还有冰冰到学校旁边的郊野公园,铺开野餐垫,享受一下春天的阳光。
notion image
路上遇到了小羊,没错我们学校旁边就是农田。
其实主要还是大吃特吃了一番。麦门永存!
notion image
两年前收起来落灰的风筝,终于能拿出来放飞,当天风大,几乎不需要技巧风筝自己就高高地飞上天,真的是好风凭借力。不断地放线再放线,风筝在正午的太阳光下变成一个白点,一晃神就看不到了,顺着线找半天,才能看到一个小小的影子。
notion image
还买了气球,但是看不懂教程,做不出那种网红款的花束,于是我们自己改良了一下,乍一看也还挺ins风的。
notion image
夕阳西下的时候实在很冷,三个小女孩又去面馆点了三大盘子面和一大盘大盘鸡拌面,震撼所有人。
notion image
虽说是春游,其实这也是我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和朋友吃饭、聊天,做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慢悠悠地晃过一天。站在毕业的路口,大学生涯里最后一段悠闲宁静的日子,我还要慢慢地走过去。
最后按惯例放出漂亮小猫作结!
notion image
巴山夜雨|重庆游记Demian|看懂音乐剧德米安,我做对了哪几百件事